自去年11月教育部印发相关通知后,广东、北京、浙江等地纷纷推出行动方案,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革命势不可挡。
纵观历史,每一次重要的教育变革,都对教育装备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。这股“人工智能教育”的风,刮向4月的中国教育装备展,炫目的技术演示此起彼伏,智能硬件争奇斗艳。
但逛展三天后,一个尖锐的问题愈发清晰,在这场技术狂欢中,教育需求被挤到角落。
真正懂教育的校长们,以惊人的冷静审视这场狂欢。他们清楚:教育装备不是越先进越好,关键是解决真实教学痛点。技术必须服务于育人本质,而非让课堂沦为科技秀场。
刚结束高三一模考试工作不久,趁着难得闲暇时刻,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攥着黑色行李箱拉杆,从深圳启程,随着高铁北上的轨迹,在11小时行程中仍专注研读语文教学资料。
当日晚8时许抵达天津西站后,这位执教十余载的老师稍作休整,便投身于4月25日举办的教育装备展。
她不仅专注考察智能黑板等创新教具,更特别参加了2025年书香校园阅读大会,与全国多位教育者交流阅读教育教学成果。在她看来,教育变革,装备先行,装备展就是教育行业的风向标。
展品包含实验室装备(理化生、科学)、信息化设备、教学软件、功能/学科教室、STEAM教育(包括机器人、编程、3D打印)、体育器材及用品、文教美术用品、音乐舞蹈乐器及设备、学校后勤用品、幼儿游艺器材及儿童玩具类、教育服务与培训、图书及图书馆建设类等十大类。
在虚拟实验室,危险复杂的化学实验在安全的数字场景里逼真呈现,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性。在劳动教育展区,新型农耕模拟设备、智能家居实践平台,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生活技能。
AI智慧课堂、VR虚拟实验、智能阅卷系统等创新产品令人印象深刻,尤其是互动教学设备和个性化学习解决方案展现了未来教育的趋势。
一位来自吉林的参展观众表示,虽然近几年大环境不好,但是设备厂商与时俱进,没有丝毫减退,技术的迭代更新,功能的丰富多样,“让我们从事教育行业的同行者也在不停地追赶。”
本届参展企业共拥有专利数27.45万件,较上届增加9.81万件;各类软件著作权总数2.18万件,较上届增加8088件。展示了教育装备企业在技术革新、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等领域取得的新突破。
技术狂欢背后,出现不少与日常教学脱节的创新。有些装备厂家自说自话,用自己的认知来理解教育的本质,令人深思。
比如,书法功能教室装备,忽略了让孩子们学习书法的乐趣与本意,只是机械地希望孩子们一步步地跟着机器往下走。人类的创造力和使用改造工具的能力才是人特有的,怎能与机器去比拼模仿能力呢?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,只能成为机器的附属品。
当展馆内的参展企业忙着在一场又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中,高喊“颠覆性设计”与“全国首款”来抢占头条,却忘了学校真正需要的是解决痛点,而非制造噱头。学校从不为噱头鼓掌,只会为价值买单。一旦技术与教学发生脱节,将面临一个残酷现实——装备展声量很大,但教育现场回声很小。
逛展后,我发现教育装备企业“跟风”案例比比皆是,现场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午休课桌椅。
2年前,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》出台,明确提出各地区可结合实际,为非寄宿制学校提供学生午休条件。在政策助推下,多家装备企业推出午休课桌椅。
查询展会产品目录,我发现午休课桌椅就有31件产品。展会上此类产品摊位到处都是,同质化到连颜色都差不多。
这也暴露出教育装备行业整体的盲目跟风和创新不足。表皮上的差别,难以掩盖众多产品在功能和应用场景上高度相似,缺乏真正具有差异化和突破性的解决方案。
当校园里的每一块智慧班牌、每一间智能录播课堂都成了“数据领主”,互不联通时,智慧校园这场盛宴,是否正在被割裂成一个个数据孤岛?
查询展会产品目录,信息化设备共有20类细分产品,包括校园广播、智能录播课堂、智慧教室成套方案、智慧班牌、智能平板、智慧黑板、数码多媒体、校园管理系统、智慧考试、智能会议、智慧校园综合解决方案、教学软件等。
这20类信息化设备看似为校园披上科技铠甲,实则暗藏“数字割据”的隐患——智能平板记录学生行为、智慧考试系统生成学情、校园管理系统掌控资产,但每套设备背后都是独立的数据库、封闭的接口和迥异的协议。
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,起初自身各种需求被满足后,原先采购的一个个信息化设备,反而成了束缚自身效率的“孤岛”。就像20个方言不通的部落,数据在各自的领地狂欢,却拒绝握手互通。教师疲于在多个平台间“翻山越岭”,校长对着碎片化的数据“拼图猜谜”。
从这所学校的招标文件,我看到校方对于数据孤岛之困的无奈和痛苦。县里很支持这所学校,政府拨了专项资金支持智慧校园建设。现在基础功能已经实现了,但问题是有五个账号,各个平台数据不通,管理效率低,形成信息孤岛。所以学校的核心需求是要把这些应用数据整合到一个App或平台里。
若不及时破除数据孤岛,按照当下信息化设备各自独立发展,这场“数据孤岛”将从校内蔓延至全域,不仅学校内部的数据孤岛难以破除,区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、市域、省域乃至国家内部教育信息化的数据孤岛都将成为沉疴积病。
如今,破除数据孤岛已是多所学校的迫切需求。据公开信息,在学校招采中,含有“数据孤岛”关键词的招采文件共有291条信息。其中,四川30条位居榜首,其次是广东23条,山西17条。
对学校而言,破除数据孤岛往往需同时对接多个信息化设备厂商,缺乏统一协调机制,问题出现时责任归属模糊、协调效率低下。在展会期间成立的教育信创应用适配联盟,就是为了解决学校数据孤岛问题,构建高效协同的教育信创生态。
走出展馆,夕阳为“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”的巨幅标语镀上金边。哪些教育装备更适合学校?这个充满张力的命题,或许答案就在某乡村小学——那里刚用省下的VR设备预算,给每个教室安装了可调节护眼灯。合适的教育装备,从来不是技术的独舞,而是对人本价值的温柔抵达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